跳转至

行政处罚揭示的真相

参与者利用自己的优势,欺骗对手,把手里的股票卖给别人

大众的买点就是聪明资金的卖点

大众的卖点就是聪明资金的买点

媒体操纵

  • 证券公司研究员,发送研报前先自己买入,发送研报后卖出

  • 财经大V买股票后在微博,博客荐股,散户一追就卖给散户赚几个点,积沙成塔赚了上亿

  • 庄家雇佣写手,在东方财富等媒体写文章吹票,让基本面派接盘

  • 微博博客上直接造谣制造恐慌,在期货市场牟利

  • 在抖音等新媒体上吹票,忽悠散户接盘

代减持业务

股东想套现,如果量比较大,都是找的专业机构减持,通过大宗交易转让,一般是按照当时市场价打个折扣。

负责套现的机构通过一些短期市场操纵手段(对倒拉升,虚假挂单,临收盘拉抬,反向交易等),把股票卖出去

因为大宗交易存在二级市场涨跌停现价,但是二级市场可能剧烈波动,二级市场减持价格也可能低于大宗交易价格,代减持业务账面亏损。但不排除存私底下存在补充协议进行利益补偿。

价格操纵的短期手段

如果是吸引接盘的,就是用尽量小的成本,创造尽可能漂亮的买入形态(稳步上涨、将要封涨停、跌停开板,v型翻转)

如果是想要更多筹码,就是不断让人后悔没有早点卖(涨停后立马跌停、下跌弱反弹又跌,下跌后回到平台继续盘整)

具体手法

  • 集合竞价阶段的虚假买单把虚拟开盘价拉到涨停,吸引跟风资金,一到9:20就撤销

  • 账户群之间的对倒买卖拉升(量价齐升同时减少拉升成本,对倒成本只有手续费,拉升的时候买的是高价筹码)

  • 涨停板上不断报价撤销大买单反复重新排队,利用时间有限的规则,让对手盘的买单成交(看起来排队的很多好像很火,其实是是托,忽悠其他人接自己的卖单)

  • 日内关键价位护盘,借助多账户优势,低买高卖(收割追涨杀跌的短线)

  • 尾盘或者10:30以后拉涨停(开盘前1小时看盘的人多,拉起来耗费的资金大,尾盘成本最小,但容易被证监会盯上)

从处罚公开数据看吸筹比例和拉升高度相关性

  • 日涨幅3%-5%,可以吸筹日成交量30%左右筹码

  • 拉升到涨停,可以吸筹日成交量70%左右筹码

所以,如果能从成交量上看到明显分界点,可以依据上述信息大概估计主力吸筹数量

坐庄

从惩处的坐庄案例看,并不是非要把流通筹码大比例收集了才能坐庄。

流通筹码收集50%以上的,一般是上市公司深度介入的,和操盘机构个人是主导甚至雇佣关系。相应的坐庄周期也更长,股价上涨的比例也更高,往往股价后来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。

更多的惩处案例,没有提到上市公司,坐庄主体利用多个账户,短期(几周到几个月)收集5%到30%的流通筹码,股价上涨30%多,50%就用几个交易日都卖出去了。

出货手段

多采用短期操纵手段拉升股价,诱骗跟风盘,边拉边出货,出货完成,股价可能还在上涨。

出货阶段,上市公司往往利好频繁公布,配合出货。

市场规则中的常被使用的操纵技巧

  • 集合竞价9:20前挂的买单可以撤销,在这个时间段挂涨停买单,吸引跟风买盘

  • 利用量化优势在买2,买3挂大买单,频繁挂单取消不成交,欺骗散户有大单托底

  • 利用时间优先原则和量化优势,不断在涨停板挂买单取消,让对手盘认为买盘充足。涨停盘上出货。

  • 临收盘利用很小代价拉高收盘价。

  • 账户组之间对倒拉高股票,量价齐升。

  • 跌停盘对倒造大成交量,然后开板,吸引抄底资金。

Back to top